4601_20161209162959

24歲的艾琳,從21歲開始吃安眠藥,越吃越多,在門診時看到她憂愁、悶悶不樂的臉,直覺上她應該有憂鬱症,但是她並不認為。台灣在憂鬱症的教育上做的不錯,大部分得到憂鬱症的患者其實自己都知道,但是有的礙於面子不想承認,有的則是擔心精神疾病的標籤化,甚至壓根排斥精神科。

一開始她根本不想討論病情,只要求照之前醫院的處方籤開藥,雖然安眠藥、以及其他輔助藥物已經開很多了,依然睡得很不好。有一天她先生也看不下去了,特別請假陪她來,她這才承認自從父親車禍過世之後,她一直活在憂傷跟憤怒裡,白天上班強顏歡笑,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,經常悲傷哭泣,情緒激動。

問題是她的父親過世已經三年了,她走不出來,既不想吃抗憂鬱的藥,也不願接受心理諮商,只求每天可以睡上六個小時。像這樣的情形,我也沒轍,再多的傾聽與同理心也融化不了那累積多年的哀傷,更何況她根本不願意說。

憂鬱症的治療當然是以抗憂鬱藥物為主,但是在劑量上卻經常不足,造成憂鬱症慢性化,主要就是1. 工作跟生活功能無法完全恢復正常 2. 感受不到快樂 3. 持續的慢性失眠。下面是一個真實的案例,病人曾因嚴重憂鬱症在T醫院住院,出院後在另一個大型醫院的門診追蹤治療了兩年。

問題是這兩年她都有按時回診,乖乖吃藥,可是她沒有辦法回去工作,睡不好,有時甚至痛苦到不想活。她說之所以能撐過來,是因為醫師一直都很關心她,而且有一次在書店她看到一本書,裡面說「只要你抱持希望,憂鬱症一定會好」。

很棒的病人,可以頒給好人卡的醫師,但是從頭到尾她只吃一顆的百憂解和兩顆安眠藥。根據研究,重度憂鬱症時百憂解至少要兩顆,甚至三至四顆都有必要。這樣因為藥量不足讓治療時間大大延長的案例並不少見,一個隨之發生的問題是,病人如行屍走肉般地活著,安眠藥也跟著吃出依賴性。

之所以抗憂鬱藥物劑量不夠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是在於患者,往往他們覺得加藥代表病情不好,是一種挫敗,所以不太願意醫師加藥,甚至有時還隱瞞病情。另外是醫師在專業度上不足,在治療上不夠積極,詢問也不夠仔細,不僅是抗憂鬱藥,在安眠藥跟抗焦慮藥的使用上也拖太久,造成停藥問題更糟糕。除非體質特殊、持續有很大的壓力,或者有經常造成很多人際磨擦的個性,其實不管是安眠藥、抗焦慮藥、抗憂鬱藥,停藥都不是太大的問題,只是需要一些時間逐步來做。

現在的研究都顯示憂鬱症的時期越長,對腦部的傷害越大,越容易復發,睡眠障礙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。所以治療要很積極,醫師要精通抗憂鬱藥物的選擇、快速的調整與加藥。之前當住院醫師,老師教的是,治療一般要12-16週,要有耐心等待藥物發揮療效,符合研究結果發現。因為曾經在藥廠工作,知道研究本身有些基本上的問題,像真正嚴重,或快速惡化中的患者是比較不會加入研究的,所以現在我的想法不一樣了:對於重度憂鬱症的療逾目標應該更明確,一至二週看到改善,六週至少好一半,希望12-18週可以幾乎完全痊癒,最近的研究也比較傾向這樣的治療計畫。

重度憂鬱症時安眠藥的使用也是學問,一開始往往需要強而長效型的安眠藥,等到憂鬱症好轉就立刻減藥跟停藥,不要使用超過兩個月,避免造成反彈性失眠跟依賴性。跟患者好好解釋安眠藥的正確使用,描述整個的治療計畫是必須的,治療憂鬱症很重要的是,一開始就要減少他們的害怕,跟增強他們會盡快好起來的信心。

還有一件被忽略的事情是心理治療,像艾琳這種創傷後症候群,幾乎是一定要接受心理治療的,不能單靠藥物,尤其是安眠藥會越吃越多。生命中重大的創傷或反覆的挫敗,都會造成憂鬱症無法完全痊癒,甚至慢性化。一開始積極的藥物治療之外,心理治療絕對很關鍵,尤其當病人的恢復不如預期時,必須仔細評估心理的因素。

很多人聽到心理治療都說「醫生,我有這麼嚴重嗎?」這是常見但錯誤的想法,心理治療可以讓危機變成轉機,讓你成長跟得到快樂,是一種契機,而不單只是嚴重與否的問題。像美國有些保險公司還給付預防性心理治療,父母離異之後的青少年就能接受諮商,找出心理的問題,解除對未來的迷惑,有需要的心理治療越早開始越好,像八仙塵爆中受傷嚴重的受害者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ll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