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e5ce6acd1c548d38e5dbfa752436d49_620  

我有好多睡眠障礙的病人說他們之前都靠喝酒入睡,總覺得不要吃安眠藥,寧可每天喝酒,越喝越多,到最後要喝上一瓶紅酒,甚至半瓶威士忌。

老實講,有些人是自己愛喝,為喝酒找正當理由。有些則是焦慮症的病人,只有酒喝下去才能真正放鬆,也算是一種自我治療,就像香菸中的尼古丁也是抗焦慮物質。

一開始我比較重視診斷,看看失眠是焦慮或憂鬱症造成,再跟病人討論治療不是用安眠藥,而是抗憂鬱或抗焦慮藥物比較重要。直到有一天突然心血來潮,問病人是酒比較毒,還是安眠藥比較毒

不出所料答案都是「安眠藥比較毒」,連續問了幾個之前靠喝酒睡覺的病人,答案都一樣。然後問了幾個身邊非醫療行業的朋友,答案也是一樣,不禁令我好奇了起來。

其實毒不毒有很多定義,每個人的角度不一樣,從醫學來看,第一種是看會不會「毒」死人。1955年之前的安眠藥是巴比妥酸鹽類,有麻醉跟肌肉鬆弛的作用,吃多了會死人,尤其同時喝酒會更糟糕。之後的安眠藥都是苯二氮平衍生物BZD類,除了少數一兩種具有肌肉鬆弛效果[1]外,根本吃不死人,即使一次吃上一百顆[2],頂多昏睡幾天。但是一次喝十瓶的高梁,急性酒精中毒,大概沒有人可以活得下來,有大學女生,一次灌一瓶就死了。

另外是說對身體器官的損害,目前的安眠藥物對肝臟、腎臟、腦部都沒有充分證據會造成永久的傷害,除了對認知及反應的影響之外。而且一旦停藥,大部分的研究都顯示,影響會逐漸恢復

但是酒精卻具備肝毒性,會造成脂肪肝,甚至肝硬化。酒精也會影響神經,造成細胞死亡,最後變成酒精性失憶症,甚至酒精性精神病。最糟糕的是越喝越多,越喝越早醒,每天都想喝,早上起床還手抖、心悸,這代表你已經成癮了。

其實台灣人普遍存在西藥有毒的觀念,不是只針對安眠藥而已,但是其中原因卻缺乏探討。從歷史來看,早期的西藥是以抗生素及止痛藥為主,確實副作用很大,也缺乏政府把關。相反的,中藥已經有幾百、上千年的歷史,時間為這些藥物的安全做了某種程度的把關。

但是以前的人沒錢,用藥也相對謹慎,不會吃太多、太久,也比較不會亂吃一通。但其實之前流行用來減重的草藥,以及這幾年做過的中藥安全性研究,都顯示肝與腎的毒性確實是存在的。而現在的西藥都有國家機構的嚴格把關,只要稍有疑慮就不會被通過,甚至直接下架

科學在進步,但社會普遍的觀念卻沒有進步,加上有些賣營養食品,或中醫成藥的宣傳依然在說西藥有毒。其實真的沒有任何依據,都是誇大渲染,筆者就曾經致電某發行廣告許可的衛生局,把宣傳安眠藥有毒或會致死的廣告下架,因為那不是事實。

我們的觀念真的要跟著時代而改變,所以別再喝酒幫助失眠,或降低焦慮了。請面對問題,尋求專科醫師協助,抽菸也是一樣的喔,健康無價。

[1] 有肌肉鬆弛的BZD目前幾乎不用了。
[2] 雖然吃不死人,但會增加意外及輕生危險性。 

arrow
arrow

    well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