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各地的疫情未見停歇,眾多國家的封鎖或產業停頓,都不是用「度小月」來看待就可以了。許多人收入大減甚至根本沒有工作,不知道何時可以恢復,從一開始的焦慮,漸漸就變成憂鬱。

因為電子商務也乘機大幅崛起,很多服務業成為了間接的受害者,正如同IBM新任執行長接受訪問時談到,這一波疫情將加速自動化的進行。原本預估在2030年,被機器取代的工作將以數千萬計,可預期的是,工作型態將面臨更急遽的惡化,低薪、甚至找不到工作的情況,將會是很多人的夢魘。(推薦閱讀:疫情升溫好焦慮 5個有感心肌練習 幫自我安頓

(示意圖。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
什麼叫「斜槓」?

「斜槓」的原文是英文「Slash」,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麥瑞克.阿爾伯寫的《雙重職業》中指出,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滿足「專一職業」,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的多元生活。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,以知名的立法委員高嘉瑜來說,她是立法委員/名嘴/港湖胖虎。

人生要怎麼斜?疫情給我們一個省思的機會

門診時常常跟病人講,一週最好要運動2天、社交1次,但是真的能改變生活習慣的人是極少數,絕大多數的時候人們都陷在工作跟生活的漩渦中,日復一日地過下去。等到發現自己可能被迫離職、被迫提早退休、甚至公司要關門,這時才開始恐慌。在同個公司待得越久、工作慣性越大的人越糟糕,發現即將面對一個可怕的未來。(推薦閱讀:面對疫情如何能不被焦慮壓垮?心理專家:試著背1個英文單字、寫信給自己

對於在同一個職位或部門待上10年以上的資深員工來說,他們往往有自我封閉的特質,較少接觸來自外界的新訊息。有些人壓根兒沒聽過、或沒想過「斜槓」這個名詞,總覺得日子會這樣過下去,到了65歲就可以退休。

這一次的世界性疫情是意料之外的暫停鍵,也是人生的一個驚嘆號。這是一個好好省思「斜槓人生」的機會,我們常說「化危機為轉機」,現在正是時候。

(示意圖。圖片來源:pixabay)

「斜槓」,從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來看,需要:

  1. 了解自己的所學,學習額外的新技能—「斜槓」不一定要離開公司、轉換行業,也可以是部門的調整、新能力的學習與獲得。舉例來說,一個做研發的電機博士,不一定要終其一生待在實驗室裡,他可以學習客戶服務與溝通,轉為商業部門主管。當然有人學到的不是現在發展中的科技,而是未來的趨勢,那就可以一直做研發R&D,假如這才是你真正喜歡的工作,又可以做到足以退休養老。
  2. 了解自己的長項,市場的競爭與需要—某家大型旅行社主要業務是國人赴外觀光,疫情的結果是業務歸零。但是他們立志要做不裁員的好公司,把腦筋動到國內旅遊、甚至餐飲服務。但我認為,這不叫「斜槓」,不同的業務要考慮獲利的能力之外(跟市場需要息息相關),也要考慮自己的強項之所在,這樣才會有競爭力。
  3. 合理的分配工作與學習時間—「斜槓」需要的往往不是錢,而是時間與心力,換句話說「你必須從現有的工作與生活中擠出時間來」。你要是工作不太忙、家庭狀況也許可,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,把原來上網、打遊戲、喝酒打屁的時間挪出來就好。

但是有很多員工,自動自發地把所有的力氣奉獻給公司;也有許多主管,非得榨出你每一滴的心力才滿意。這時你需要堅持,因為犧牲奉獻不能保障你的未來。

(示意圖。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
「被壓榨」是奴隸的代名詞,這些如果只是讓你溫飽的話,其實不值得。思考如何有效率的工作,或者換一個讓你有機會「斜槓」的工作才是正解。人不能只是活在當下,4、50歲之後可能年老力衰沒人要,這是人生難以承受之重。

  1. 了解錢從哪裡來—講錢傷感情、太現實?那你就錯了。「斜槓」要發展成一份新的收入、一個新的職涯,錢是重中之重。

「斜槓」不一定只是第二份收入,未來的新工作,「斜槓」還可以是:興趣的發展、人際脈絡的開拓、願望與抱負的實現,值得大家多想想,當然,憂鬱症還是要尋求專業的治療與諮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ll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