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《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》:溝通之所以很難,往往都是「自私忌妒」在作梗
《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》:溝通之所以很難,往往都是「自私忌妒」在作梗
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

職場成功溝通是基礎,更重要的是「說服」,而說服的對象雖然是人,更精準地說是「人性」,尤其是「自私好妒」。

 

文:黄偉俐

人性「二六二法則」,八○%的人自我中心、利益取向,該如何處理?——逆轉勝的「說服力」

我們經常認為「一切都可以講道理」,大家的想法應該都差不多,只有在推銷東西或談判時才需要說服力。你錯了,人性最常的是「私心自用」,你想的往往跟別人不一樣,你要掌握那個「私心」,別人才會支持你

不要認為自己講的有道理,別人就會接受、就要接受

我以前在藥廠擔任醫藥學術總監時,也負責國內外的臨床研究,而國內外的臨床研究工作性質不太一樣,需要做的事也差很多。於是我就決定仿效其他幾家公司的作法,把原本混為一組的臨床研究人員分為兩組,這樣分工比較明確,各自由一位主管帶領,事責不會重疊。

一開始氣氛就有點奇怪,好像被分為國內組的人表情不太高興,一副有口難言的樣子,只是我的決定做得很明快,理由也很充分。後來總經理為了這件事找我去談,我解釋了一番也就照樣執行,但是氣氛依然奇怪。後來我才知道,原來那些比較資淺、被分到國內組的,雖然薪水一樣,事情還比較少,但是他們希望早一天變成國際組,或者履歷上可以這樣寫,除了可以有機會出國開會,萬一跳槽,薪水也可以比較高。公司運作應該這樣嗎?當然不,這是因人設事,破壞制度,即使我說只要國際組有缺她們可以優先,但是依然有反社會人格的小主管利用她們上告總經理。

先把「溝通」做好,「說服」才是通往成功的下一步,而人性往往是最大的阻力

上面的例子清楚的說明,雖然我做了不少溝通的工作,但是輕忽了人性中的「自私」,或者該說「自己的利益比制度跟道理更重要」。我太相信「以理服人」,卻忽略了他人的利益,所以並沒有真的「說服」別人,才會遇到反作用力。假如更認真地自我檢討,其實我連溝通都沒做好,所以要具備說服別人的能力前,一定要很清楚什麼是溝通

其實不單是職場,日常生活中,尤其是親密關係,只要意見不合、心中不愉快,溝通都是最基礎的需求。首先要談的是,什麼是「溝通」?外面有很多講授溝通的課程,我在醫院上班的時候也聽過一次全院大演講,講師據說是特別請來的溝通大師。一路幽默風趣,講得倒還四平八穩,但是以精神科跟心理學雙重的專業標準來看,應付一些日常的小小麻煩還可以,可是最後就很「落漆」。他花了很多時間講:「只要心中有愛,溝通無礙」。我想在醫院工作過的人都知道,遇到心急如焚的家屬,不切實際的期待,在在都不是「心中有愛」可以解決的,尤其在急診室。

溝通需要的技巧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,很多的時候是因為:

  1. 我們根本不知道溝通是什麼?
  2. 我們溝通的技巧真的很不足
  3. 我們不知道人性其實是溝通最重要的「點」
溝通是什麼?

怎麼可能?大家一天到晚在講的「溝通」,醫師竟然說大家根本不知道溝通是什麼?這會不會言過其詞了啊?為了避免自己「自以為是」,我特別問了兩個已經有多年心理諮商經驗的同道,問他們「溝通」的定義是什麼?

 
結局很「落漆」,我猜其他的精神心理同業者的答案都不會很完整,因為他們雖然每天跟個案晤談時都會善用溝通的技巧,但是鮮少人會追根究底,會努力尋找最好的定義。結果是他們自己可以跟個案做良好的溝通,但是他們卻缺乏適當的工具教會個案怎麼做溝通。
 
好的,請你試著寫出——

1. 什麼是溝通?
2. 生命中最好的溝通過程
3. 你覺得溝通的困難有哪些?

溝通(communication)——給予、交換彼此的訊息、想法跟情緒感受(韋伯英英大辭典)

我們平常做的往往是給予對方訊息,還有自己的想法跟感受,然後就開始講起道理、論對錯,往往忽略了對方的想法跟感受。其實想法本身的對錯很難說,如果再加上要如何去考慮對方的感受、尊重對方的情緒,溝通當然很困難。

舉個例子來說,有一個太太喜歡吃完飯後立刻把碗洗一洗,因一次把事情做完可以好好休息,這樣的想法沒什麼不對吧?可是先生覺得洗碗的聲音很吵,希望先安靜個幾十分鐘,不然會胃痛,這樣的感受也沒有錯,可是要是溝通起來,卻很容易各持己見,構成夫妻不和。是想法重要呢?還是胃痛重要呢?太太真的有用心體會對方上了一天班,吃完飯想安靜看一下電視的心情嗎?休息一下,陪著老公看一下電視、聊一下天,再一起洗碗,會不會對夫妻感情更好呢?

「堅持己見」、「自以為是」是人類常有的天性,而這也是溝通經常失敗的原因。如何學會「不要說不」,預留彼此妥協的空間,找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,其實才是溝通成功的不二法門。家庭如此,職場亦然。這是要「捨嗔」,不要不稱心如意就發脾氣,不理智,意氣用事;「捨執」,就是執著,人性很會執著某個事物,會認為該是這樣、一定要那樣,這都是意念中的執著。最嚴重的問題是,你不知道此事不用這樣執著、不知道自己在這樣執著,這才是真正的「執迷」之處。

溝通最重要的「點」不是「愛」,是「人性」

你可以不愛一個人,可是能夠做很好的溝通,就像有些生意上的對手反而變成最好的朋友。你也可以很「愛」一個人,可是你們就是無法好好的溝通,因為你怎樣都想不通為什麼她的衣服總是亂丟,他為什麼花那麼多時間跟金錢打遊戲。

為什麼對手會變朋友?因為在討論的時候,彼此的人性都被摸得清清楚楚,最後發現其實彼此的想法都蠻一致的,做個朋友也不錯。那為什麼「愛」通常都容易吵架,需要無盡的忍耐呢?假如「只要心中有愛,溝通無礙」,那來這麼多的情侶夫妻無法白頭偕老,甚至彼此不斷埋怨呢?因為「愛」如果沒有耐心,「溝通」沒有方法,你只會更生氣對方不夠愛你,因為要是真的很愛你,為什麼「講不聽」,「老是惹你生氣」呢?

其實溝通之所以很難,往往都是「拒絕改變、自私忌妒」的人性在作梗,想想你是不是會很熟悉:

「我以前就是這樣啊!襪子丟地上又不會怎樣。」

「你錢賺那麼多,幹嘛還要計較每個月部門聚餐的費用?」

「你最棒、最紅了,老闆最疼妳,愛怎麼規定我們也只能接受。」

溝通需要哪些訣竅?

1. 完善的準備:溝通往往需要做一些準備的工作,不是說「我忍你很久了,今天一定要講清楚」;也不是明明要睡覺了,突然冒出一句:「我們有些事要溝通一下」;或者對方剛下班,一臉疲憊連鞋子都還沒脫好,「有件事情我要跟你說」。那樣把人嚇到睡不著,或累到想把耳朵閉起來的溝通保證失敗,甚至只會讓事情更惡化。在公司也是一樣,有些事情一定要私下講,最好是對方今天不是很累的下班前講。預定要講多久?你預想的結果會怎樣?需不需要第二次的溝通?最糟的結局會是如何?這些都要事先想好,溝通一定要謀定而後動。

2. 情緒的整理跟準備:很多人平常講不出話來,一定要帶著些情緒才有辦法跟人溝通;有些人則是在情緒憂鬱下想找人溝通,這些都是不好的,溝通時最好把情緒的東西先拿開。你說,根據溝通的定義,不是要讓對方瞭解我的感受嗎?不要弄錯了,溝通是冷靜的陳述自己的情緒,這個情緒背後自己的想法,以及跟對方的行為與想法有什麼樣的關係,而不是帶著情緒來溝通,要讓對方當下感受你的憤怒與不爽

所以,重點是怎樣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,並取得對方的回應與贊同。假如任何一方當下情緒出來了,可能要先暫停冷靜一下。在公司裡情緒的控制尤其重要,即使有人說什麼「開會有話就說,拍桌子也無所謂,對事不對人,出了會議室就好。」請最好不要高估人性,一旦形成芥蒂,日後溝通會非常困難。所以要先準備好自己的情緒狀態,甚至準備好不要被對方挑起自己的情緒,也先請對方可以保持心平氣和的溝通。

3. 耐心跟同理心:耐心很重要,尤其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上,因為人性的「自以為是」,一旦沒耐心,很容易形成偏見與成見。一旦被偏見或成見貼上標籤,往往需要很多的努力去克服,甚至會因為引發忌妒而被陷害。舉例來說,當年不管是蔡依林或陶子,都被說成是難搞的藝人,一來是因為她們的高學歷,二來是因為她們要求的標準較高,無論是工作或私底下跟工作同仁都比較格格不入。

這時真的需要有更高的耐心去溝通,付出更多的努力,並能同理那些幕後同仁常常工作時間較長、較粗重,需要更多的體諒與照顧。其實瞭解人性那些比較醜陋的點也是一種同理心,像「忌妒」就是。同理別人沒你討喜、沒你有天分,所以內心忿忿不平,那就在他們面前記得要收斂一下,或者給他們機會也可以表現一下,這也是一種無言的溝通。

職場成功溝通是基礎,更重要的是「說服」,而說服的對象雖然是人,更精準地說是「人性」,尤其是「自私好妒」。

我們常常在講溝通,商業運作也常常在講談判,但溝通是建立關係跟運作原則,談判是達到設定的目標,成功最重要的是「說服人的力量」——讓別人相信你、信服你,到最後服從你、跟隨你

說服的英文是persuade,最完整的定義是「用講道理,請求、勸戒去改變別人的信仰、想法或行動」。但要是可以講道理就能解決事情、讓大家開會時同意你的提案、讓老闆對你言聽計從、讓屬下對你心悅誠服,老實說這個世界會美好許多,你們大概也不用學習人性,這本書也就不用寫了。

書籍介紹

本文摘錄自《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:與惡零距離,暗箭傷人才是本性!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,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》,財經傳訊出版
*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

作者:黄偉俐

人類最大的能量竟然是「負能量」!
認定「人性本善」倒是讓自己成了倒楣鬼!
讀心理勵志書,不小心讀到正向心理學信徒的著作,有時會讓你被補刀!
不要讓被討厭、中傷、踐踏、霸凌、情緒勒索、憂鬱…找上你
黃偉俐醫師教你如何打敗暗黑人性,順利通過職場與人生各階段的種種關卡!

本書作者是美國俄亥俄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,台大醫學院畢業的精神科醫師。他長久執業的結果,發現大約只有20%的人,不論在任何場合都遵守道德的規範;60%的人往往是騎牆派,除了可以出賣是非,忌妒心態更時常作崇。至於其他20%不是「反社會人格」,就是「自戀人格」,傷害你根本不會有一絲難過。

你可能不敢相信!認為老祖宗的人性本善「應該」不是說假的吧?!其實在物競天擇的情況下,鼓勵一個物種產生一些不擇手段的個體。例如,兩隻獅子爭一隻死鹿,如果所有的獅子都不擇手段,直接以暴力比高低,那麼死傷難免,不利這個物種繁衍。如果全都只是咆哮不前,只等對方退讓,那誰吃肉呢?於是一定要有一部分的獅子很樂於訴諸暴力,而多數的獅子遇到搞暴力的會退讓,通常的情況是肉很快被吃了,實際的衝突並不常發生,沒有兩敗俱傷的場面。

看出來了吧!生物進化的機制,會產生一定數量的壞蛋。學術界研究過,各物種都有20%的「壞蛋」(為了利益不惜搞暴力)。對應到20%的「道德低能人類」,其實不奇怪吧!

明明世上存在一堆惡人、善妒的,但又得抱持著性善論,不是很淒慘嗎?這時正向心理學又登場了,讓世人慘上加慘。正向心理學在美國心理學界有很強大的力量,它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。姑且不論其成因如何,它強調運用正面思考——「想得開」、「天無絕人之路」、「堅持下去就會逢凶化吉」,去抑制對壞情緒(挫折、悲傷)的感受能力;甚至還有書鼓勵運用宇宙的正能量,堅持信念一定會成功。許多心情低落的人們,會去書市找一些相關的書來讀,因為正向心理學的勢力龐大,因此很多書的作者都是正向心理學的信徒。如有些業務人員就經常會被鼓勵去上一些正能量的課程,這些課程往往有一時打氣的效果,覺得有老師加持,以為學到新的知識,但效果能持續多久?

你要知道情緒不只是你主觀的感受,情緒的狀況跟腦內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有關。當你不斷被人打擊,會使多巴胺、正腎上腺素或血清素降低,久而久之,最後就會導致腦袋關掉正迴路系統(簡稱BDNF,腦內自生滋養物質),變成憂鬱症。人腦的活動和腦部的化學物質運作機轉有關,不是你想要樂觀就能樂觀,你想要看開就能看開。無論是對性善論的無比堅持、或是讀了大量教導你正向思考的書,都無法使你腦中的化學物質違反物理定律,用你想的方法運作。

如世間真的那麼「險惡」,那大家真的要縮頭過日子?其實如果你抺去錯誤的假設,就可以用有效的方法來對應生活中的挑戰。例如你公司的業務部主管很自戀,你不採用他的意見,他就不賣你部門的商品。該怎麼辦?傳統的意見是,人心是肉做的,和他打好關係,問題就解決了,於是忍耐向他示好,然後受不了時就離職?

但是,心理學者其實做過很多的研究,告訴你如何識別及對付自戀者(約佔10%)!忍耐幫不了你,最重要的是堅守「主權」。公司的規定是怎樣,就怎樣辦,一步也不退讓。這樣你就不會被人騎到頭上,就不會心裡悶到不行。

作者在本書中透過研讀大量學術論文,告訴你如何識別以及對付職場中的危險人物,從自戀者到反社會人格。乃至於你忌人、人妒你的情況,作者也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,提出解決的方法。

getImage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ll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