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12/31 · 作者 / 黃偉俐 · 出處 / Web only
 放大字體
前陣子有一位音樂人鬧出一連串風波,他之前有清楚的躁鬱症病史,是躁症又發作了嗎?但為何有時他的行為似乎又可控制良好呢?躁鬱症、思覺失調症的病患跟親友要如何面對精神疾病的診斷,好好過生活?

精神科門診中最常遇到的挑戰是:「醫師,為什麼要說我有病?我真的生病了嗎?」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生病,甚至有人因為醫師說他有憂鬱症,氣到當場跟醫師翻臉。(推薦閱讀:「惡」離我們很近,生病也離我們很近 害怕和污名化有一天可能反撲到我們身上

老實說,要是不自覺可能生病了,到醫院做什麼呢?至少家屬覺得問題不小,才會不辭辛勞地勉強陪同就醫。在這之前,當事人可能已經受了好幾個月的苦,無論朋友、家人如何努力協助,甚至其他科醫師都幫不上忙。

但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:

「這樣好了,你先吃個幾天藥,看看有沒有進步,我們再來討論好嗎?」
「可是,醫師,我這輩子沒生過病、沒吃過藥,我不想吃藥,還是回家再看看好了!」

對於那些不管是憂鬱或焦慮,都堅稱自己沒病、連一顆藥都嫌多的病人,我只能告訴他們:

「我是個精神科(身心科)醫師,根據症狀來做疾病判斷,我們能提供藥物、心理治療,或者同時進行。但醫生不是魔術師,不可能只是門診幾句話,就把問題和痛苦都變不見。」

這種好說歹說都不願意被當作病人、拒絕藥物或心理治療的,還好並不是那麼多。但是在網路上卻有很多宗教團體、社會組織,某些民眾就是徹底拒絕有所謂的「精神疾病」,認為這些都是精神科醫師搞出來賺錢的,連讓家人來看病都不肯。

(示意圖。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
懼怕精神疾病標籤 延緩就醫恐加重病情

就像討論廢死一樣,沒有人能夠保證不會抓錯人、判錯案,沒有人冤死。偏偏精神疾病被標籤化、嚴重化、污名化,連失眠病人都怕會變成醫不好的「精神病」,當然很多人對診斷很敏感。精神科醫師單單靠問診,可能才十幾分鐘,就下一個精神疾病的診斷,憑什麼?搞不好就因為這個精神疾病的診斷,以後連要就業、結婚,或者保險都會受影響。(推薦閱讀:「我們」與正常的距離 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創傷與擔憂

一位兒童心智科醫師演講時這麼說:「小孩子過動,我都會先跟老師、家長討論處理方法,不忍心給小孩吃藥。」可是幾十年、幾百個研究下來,當初第一個吃藥的孩童至少60幾歲了,藥物的安全性完全沒有疑慮,那位資深醫師還暗諷別家醫學中心就是愛開藥給小孩吃,到底是不忍心些什麼?父母還要擔心些什麼呢?

精神科醫師的內心其實也都有不同想法、有著各自的掙扎,甚至到了退休後,有位教授竟然講出:「其實沒有精神疾病這種事,只是一時心理的狀況而已。」

那我自己掙扎過嗎?有絕對信心靠準則、經驗,做出的診斷都對嗎?

我們精神科住院醫師的訓練是:醫師必須做個詳實的詢問者,問完規定的題目、對某個疾病只要幾項症狀中出現至少有幾項以上,並排除生理上、藥物或毒物的副作用,或其他精神疾病影響下的因素,那就可以並應該下診斷。

這套系統是來自美國的《診斷與統計手冊》、所謂的DSM(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),這是經過非常謹慎分析過程的產物,它的使用要經過對住院醫師嚴格的訓練跟校準。即使如此,很多東西依然是經過專家討論之後勉強達成的結論,背後的邏輯並不廣為人知,甚至不見得符合科學標準,所以幾十年來,《診斷與統計手冊》歷經不斷地修正,診斷的標準跟看法都不斷在改變,現在來到了第5版。

缺乏了客觀的數字、確實的影像,單單依靠《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的問診來做精神疾病最後的診斷,這真的很難令一般人完全信服,尤其當民眾心中對精神疾病有成見的時候。

即使科學已經很進步,很多人卻忽略了偌大的腦子其實負擔了很多的功能,包括感覺、運動、平衡、思考、情緒、衝動控制等等。他們莫名地選擇相信思考、情緒、衝動的控制是由靈魂主管的,甚至會受奇怪靈界的影響。

思考、情緒、衝動的控制確實跟腦子的運作有關,有些藥物也可以神奇治好幻覺、妄想、焦慮,跟憂鬱。就像病人跟我說:「醫生,說也奇怪,吃了藥之後,我才發現原來我的腦子幾年前就開始出問題了,所以沒辦法好好讀書。」

雙極情感性疾患(也就是躁鬱症)是精神疾病中不論診斷、病情判斷,或治療中都可以算是最困難的。尤其若又混雜有非法藥物的使用、婚姻問題,都讓症狀的判斷更為困難,必須依靠長期的觀察。畢竟大腦是功能最複雜、最被層層保護,也是最難做研究的器官。

(示意圖。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
勿因噎廢食 DSM本就沒要達成100%準確率

所謂的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,其中的Statistical就是指「統計方法」,它盡力追求最一致、最正確的診斷,但先天上就注定產生一定的錯誤機率,正確的態度是「適當利用心理衡鑑」、「多次的症狀澄清」、「治療後的反應」,加上「長期的追蹤」,不斷檢討跟更正診斷。所以要當一個好的精神科醫師並不容易,要膽大心細,更要謙虛。但是不敢做診斷,可能病人一輩子不會被好好治療;不敢用藥,你也可能錯失治好病人,或更改診斷的機會。(推薦閱讀:每次復發都是不可逆的傷害!精神醫療助患者回歸「有意義的生活」

就像進行重大疾病,如癌症的診斷、或危險的外科手術之前,好的醫師會鼓勵病人去尋求第二位專家的意見,甚至內部諮詢其他同僚對他判斷的看法,避免誤判。

至於精神科呢?因為除了憂鬱症外,病人不會面臨生命威脅,所以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尋求第二位專家的意見,而是不管藥物的使用或心理治療,我們是否能解除了症狀?改善了問題?最後可以讓病人回歸生活、課業、工作、家庭的正常功能——也就是好好過生活。

該診斷卻因為被質疑而不敢下、該用藥而不敢用,甚至因為怕被貼標籤而拒絕診斷或治療,問題只會更嚴重。花錢事小,受苦受罪事大,被耽誤了一輩子的人生才是無法挽回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ll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